作为临床医生,不能过度依赖辅助检查的结果。在应用辅助检查指标的时候,都要密切地监测这个病人的临床情况,要与他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结合。那我们说PCT呢,它在临床上也同样可能有假阳性假阴性结果,因此要合理利用PCT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管理。
本期小罗随身听将邀您跟随常春教授一起来学习PCT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的相关知识
大咖快讲三分钟
随时随听涨知识
??点击上方动图,收听大咖精彩解析
面向人群
·检验科医生
·临床医生
·临床药师
收获如下知识
1
可能引起PCT假阳性的情况
(0分00秒到1分10秒)
系统性疾病及综合征
噬血细胞综合征
川崎病
中暑
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
高IgD综合征
急性期
多发创伤早期、大手术或严重烧伤
新生儿出生最初几日
病毒性肝炎(如出现严重的细胞溶解)
亚急性甲状腺炎
实体肿瘤、恶性血液肿瘤、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器官移植后
唑来膦酸注射后
小细胞肺癌
甲状腺髓样癌
副癌综合征
多发性肝转移
1
可能引起PCT假阴性的情况
(1分10秒到1分46秒)
社区获得性肺炎极早期
不典型肺炎
结核
布鲁氏菌病
莱姆病
局灶性感染(除软组织脓肿)
1
PCT检测对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管理价值小结
(1分46秒到2分47秒)
呼吸道感染是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临床医生需要优选的生物标志物
大量RCT研究证明,PCT针对CAP,VAP等疾病具有监测抗生素应用的作用,有效减少抗生素应用且非常安全。
多国的指南共识均推荐PCT监测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应用
PCT水平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判读。应避免脱离患者具体病情来判读PCT结果,并应考虑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
本期主讲人
常春教授
医院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呼吸过敏性疾病学组组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方法学组委员;中华医学杂志通讯编委
承担并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华医学会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科研资金,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
音频不过瘾?扫码观看视频课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常春教授
PCT检测对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管理价值
延伸阅读
往期回顾
点击查看常春教授详解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