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抗癌之路,助力健康中国张正果教授谈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789675.html
整理:肿瘤资讯来源:肿瘤资讯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年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即将来临之际,特别邀请到医院泌尿外科张正果教授,介绍膀胱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现状。

张正果主治医师

医院,泌尿外科德国吉森大学,医学博士学位(Ph.D)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外科学(泌尿外科学),获得硕士学位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获得学士学位

膀胱癌流行病学特征及生存预后

张正果教授: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来自年全球癌症报告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膀胱癌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居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第9位。在中国,膀胱癌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同时我国膀胱癌的发病和死亡在城乡间存在差异,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膀胱癌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为50~70岁,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因此需要加强重点人群尤其是城市地区男性膀胱癌的预防和控制。

膀胱癌预后与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相关,肿瘤分期分级越高,远期生存率越低。数据显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81%,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则下降到47%,对于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34%,而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总之,膀胱癌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规范和提高膀胱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膀胱癌的发病因素与临床表现

张正果教授:膀胱癌发病的病因较多。首先,吸烟目前是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30%~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可使膀胱癌危险率增加2~4倍,发病风险与吸烟数量、时间以及吸烟时吸入的深度有关,戒烟后发病风险可下降。其次,膀胱癌其他的发病因素还包括: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咖啡、阵痛药物、慢性膀胱炎和血吸虫感染等。

膀胱癌主要的临床症状是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另外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即尿频、尿急、尿痛,还有部分患者会表现为尿道梗阻症状,例如尿潴留、腰痛、盆腔包块等。对于有远处转移的患者,还会伴有相关的症状,例如肺转移相关的呼吸急促,骨转移所致的骨痛等。

目前认为,凡40岁以上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者都应想到膀胱癌的可能,镜下血尿或无血尿有尿路刺激征者应进行全面而深入地检查。膀胱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所有死于膀胱癌的患者都是由于远处转移导致的,而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均伴有或已有膀胱肌层浸润,早期诊断是提高膀胱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及研究热点

张正果教授:膀胱癌的治疗采用以手术为主,联合其他治疗方式的综合治疗。目前临床上将膀胱癌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根据分期分级及全身情况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的重要诊断方法,也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患者复发风险高,因此TURBT后所有患者均应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目前常见的灌注治疗药物分为两大类,以表柔比星为代表的化疗药物和以卡介苗为代表的免疫制剂。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放射治疗可作为膀胱癌的辅助治疗方法。此外,在患者无法耐受手术、存在手术不可切除病灶的情况下可作为局部治疗的替代方案,近年来,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方案,即膀胱电切术联合放化疗的治疗方案逐渐被临床医生成功应用于少部分肌层浸润性患者中。

对于转移性膀胱癌,则主要以全身系统性治疗为主,包括化疗和免疫治疗。以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近年来问世的新兴治疗手段,也是目前研究最为火热的领域。此外,对于存在FGFR突变的患者,可以采用FGFR抑制剂进行靶向治疗,但目前相关药物并未在国内上市。

责任编辑:Zack排版编辑:YJK版权声明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oric.com/yjyby/12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