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的超声诊断
随着超声仪器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普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越来越依赖于超声检查,成为甲状腺疾病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本文就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毒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及亚甲炎引起的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的超声表现做一浅述。
一、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主要由缺碘引起激素合成障碍,导致腺体增生所致,具有地方性特点;青春期、妊娠期及哺乳期多见,通常具有以下超声表现:
1、甲状腺弥漫、对称性肿大,表明光滑无结节,增大明显时,可压迫气管及颈部血管。
2、腺体组织显示不清,腺体内部滤泡高度扩张,充满大量胶质,呈弥漫、壁薄的无回声区,
3、彩色血流信号无明显异常改变。
二、毒性甲状腺肿
毒性甲状腺肿,也称为“甲亢”,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心悸易怒、多汗多食、消瘦突眼等。通常有以下超声表现:
1、双侧腺体弥漫性、均匀性肿大,两侧对称。
2、腺体回声均匀或者不均匀减低,腺体回声不均主要由于细胞乳头状增生,滤泡密度大,胶质含量减少导致声学界面增多。而部分腺体内部可见“短线”样强回声,是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所致。
3、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显示腺体组织内可见丰富的搏动性血流信号,呈五彩缤纷的“火海征”,通常呈弥漫性分布,也有局限性分布的,呈“海岛征”。双侧甲状腺上动脉流速明显增高,通常高于40cm/s,甚至超过cm/s。
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也称为“桥本病”,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发病率逐年增加。患者通常无明显不适症状,触诊或有甲状腺质韧肿大表现,患者大多为行甲状腺超声体检发现。通常有以下超声表现:
1、甲状腺体积表现各异,既可表现为弥漫肿大,以峡部增厚为主,也可表现为体积正常或减小。
2、腺体内部回声明显增粗、不均,回声减低基础上可见散在强回声条索,后者为甲状腺部分纤维化所致,腺体呈为“网格样”改变,或见“类结节样”低回声区。
3、腺体内部血流信号可表现为火海征,亦可表现为正常血流信号,双侧甲状腺上动脉流速可增高,亦可正常。
4、双侧甲状腺下极内侧(VI区)多见淋巴结肿大,长径多小于1cm。
四、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由病毒感染所致,女性多发,同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低烧、咽喉痛等,甲状腺肿大疼痛,局部压痛明显。超声表现如下:
1、双侧甲状腺肿大,亦可出现单(患)侧肿大,探头挤压时,有压缩性。
2、腺体内部出现单发或多发的不规则均质低回声区,边缘模糊不清,探头加压低回声区时,有明显压痛。
3、低回声区内血流信号无特异性,可增多亦可正常。
病程后期或病程较长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网格样”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诊断较易。毒性甲状腺肿与早期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之间有许多相似的声像图表现,比如:腺体肿大、回声不均、条索样强回声、血流丰富、甲状腺上动脉流速增加等。特别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亦可出现“甲亢”的临床表现,而以甲状腺上动脉最高流速是否cm/s来进行鉴别又具有低敏感性,两者的鉴别还应由声像图、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来综合分析。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与亚急性甲状腺炎均可出现局灶性低回声,需与甲状腺癌、腺瘤及结节进行鉴别。炎性病灶最大特点是无占位效应,原有甲状腺血管在病灶内穿行,周边无明显环绕血管,这是非占位性病变的特征性表现。亚急性甲状腺炎经过治疗后病灶可消失,腺体恢复正常,亦有助于鉴别诊断。而对于不易诊断的“结节”样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则需依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鍖椾含鍝噷鏈夋不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庝腑鑽厤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