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甲状腺
1甲状腺的结构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男性的甲状软骨特别突出,也叫喉结)下方约2?3cm处、气管两旁,由中央的峡部和左右两个侧叶组成,形如“H”、似蝴蝶,犹如盾甲,故名甲状腺。
甲状腺在青春期发育成熟,平均重量30g。两侧甲状腺腺叶各宽约2cm,高4?5cm,峡部宽和高各约2cm。女性略大略重。少数人的甲状腺可达胸骨上窝甚至伸向胸骨后方,此时称胸骨后甲状腺。正常情况下,由于甲状腺很小很薄,因此作颈部检查时,不容易看到或摸到甲状腺。如果在颈部能摸到甲状腺,即使看不到,也被认为有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后面紧邻甲状旁腺(调节血钙浓度)及喉返神经(损伤或被肿瘤侵犯后会导致声带不同位置的瘫痪,出现声音嘶哑)和喉上神经(受损后不能发高音或饮水呛咳)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甲状腺的血液供应十分丰富,手术时虽将甲状腺大部分切除,但残留甲状腺部分仍有血液供应。甲状腺和气管周围有韧带样的结缔组织相连接,故在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临床上常借此来鉴别颈部肿块是否与甲状腺有关。
2甲状腺的生理功能甲状腺的生理功能是合成、储存和分泌甲状腺素,调节机体代谢,对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包括:①增加全身组织细胞的氧消耗及热量产生;②促进全身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代谢;③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组织分化,此作用与机体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小,甲状腺素缺乏的影响越大,胚胎期缺乏常影响脑和智力的发育,可致痴呆(即呆小症),同样对出生后脑和骨骼的生长、发育影响也较大。
3甲状腺常见病一般可按甲状腺的功能状态、病程长短、病因和病理的不同进行分类,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有: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甲状腺癌)等。
4甲状腺检查自我检查甲状腺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略,如果患者平日注重自我检查,则有助于发现部分甲状腺疾病。当你发现颈部增粗或甲状腺部位有可疑包块时,即使没有明显不适,也应想到是否有甲状腺肿大,医院就诊。所以平时要多注意自己的脖子,多摸摸、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当你发现有心慌、怕热、多汗、食欲亢进及消瘦等症状时,应想到是否有甲亢)的可能。当你发现有水肿、怕冷、皮肤干燥、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有无甲减的可能。如果你感觉颈部疼痛并有发热,尤其自己在甲状腺部位摸到有压痛的包块时,应想到有无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能。遇到这些情况,医院就诊,作进一步检查。
定期体检、筛查
每年一次的甲状腺检查很有必要。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甲状腺疾病的初期就能发现和及时治疗。甲亢在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会患病,而甲减则是老年人偏多一些,由于症状不明显,有些老年人会前往神经科和心血管科检查,却一无所获,甚至有时会被当做“老年痴呆”诊断。其实可能是甲状腺疾病造成的。甲状腺疾病在早期从表面很难判断出来,由于甲状腺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一旦出现病症,会带来功能性的损害。因此,为避免因耽误治疗而损害身体,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年做一次体检,在通常的体检中,有人会不注意甲状腺的检查,但从健康角度来说,这是非常必要的。甲状腺肿块较小或位置较深的话,手是摸不到的,甚至医生也不一定能够摸到,但彩超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建议大家每年做体检时,加做一个颈部的甲状腺彩超。甲状腺的体检除了医生的触摸检查和彩超检查外,还应验血做甲功及相关抗体检查,并由专业的医生诊断,就能在患病的最初做出判断,以便及时治疗。
什么是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病理类型有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甲状腺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效果和预后好且占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甲状腺癌初期表现为无症状的甲状腺区单个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随吞咽能上下移动,生长速度较快。随着肿块长大,肿块固定、随吞咽上下移动度差,甚至压迫或侵犯附近器官引起压迫症状:压迫或侵犯食管引起吞咽困难,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甚至失音等,压迫或侵犯喉上神经引起饮水呛咳、声音低沉等,也可转移至全身多处器官引起相应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甲状腺癌之五问
1儿童和青少年会得甲状腺癌吗
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甲状腺癌发病年龄相对年轻。甲状腺癌位居儿童实体性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是儿童中最为普遍的内分泌癌;儿童与青少年中出现的甲状腺结节,比成年人的甲状腺肿块更容易癌变:被诊断为癌的比例可高达26%?36%。15岁以下女孩患甲状腺癌的发生率约为男孩的1.5倍。15岁以上少女患甲状腺癌的概率约为男孩的3倍。医院曾半年内连续收治过两例双侧甲状腺癌患者,年龄仅为6岁和8岁,看着术后第一天躺在监护室里十分配合治疗的乖巧小患者,笔者的心情十分复杂,好在她们经过规范的系统治疗后均已治愈出院。因此,甲状腺的健康检查,应从娃娃做起,这也是每一位父母应尽的责任。
2老年人还会得甲状腺癌吗
老年人中出现的甲状腺结节,比成年人中甲状腺肿块的癌变风险高,尤其是对于男性。老年人肿瘤生长加快和局部浸润的可能性增大,恶性的可能性上升。因此老年人群中也应加强甲状腺的健康检查。
3甲状腺癌会遗传给后代吗
在所有非遗传性肿瘤中,甲状腺癌的一级亲属患病率最高,可高达8.6%。甲状腺髓样癌伴随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以及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均为遗传性内分泌肿瘤,基因突变发生在种系水平,可遗传给后代,有以上家族史的患者易发生甲状腺髓样癌或甲状腺非髓样癌。临床上大约25%的甲状腺髓样癌是家族性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5%的甲状腺非髓样癌为家族性,也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侵袭性较散发的甲状腺非髓样癌强;大多数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散发性的,但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一级亲属中该癌发病率可上升4?6倍。
4甲状腺癌会传染吗
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甲状腺癌患者及家属询问甲状腺癌是否会传染?其实甲状腺癌只是一种恶性肿瘤而不是传染病。甲状腺癌细胞只能在患者体内繁殖扩散,不会从一个病人传染至另一个人,更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传播扩散。即便是为患者治疗时不小心刺破手指,有血液接触的医生也没有被癌细胞传染。总之,与甲状腺癌患者一起生活起居是不会被传染的,没有必要采取任何隔离措施。
5碘盐会致甲状腺癌吗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之一。碘缺乏和碘过量都会影响甲状腺的健康。但目前仍没有循证医学的数据支持甲状腺疾病的增多是与食用碘盐有关,但不规范补碘可能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从年起立法实行全民食盐加碘,又于年决定修改全民食盐加碘法规,从全国统一的食盐加碘标准修改为各地制定本地的食盐加碘标准。食盐加碘浓度从原来的出厂不低于40mg/kg,下调为20?30mg/kg。这个范围内饮食碘盐对人体是有益而且安全的。因此,保护甲状腺补碘要适当。碘的需求量不是单纯的只有下限,同时也是有上限标准的。当人体缺碘时,容易造成甲状腺肿,部分人长期患病可能会恶变为甲状腺癌;而当碘量超标,也是甲状腺癌的高发原因。食盐加碘应当根据地区的自然碘环境有区别地推行,并要定期监测居民的尿碘水平,碘充足和碘过量地区应当使用低碘或无碘食盐,具有甲状腺疾病遗传背景或潜在甲状腺疾病的个体不宜食用过多的碘盐。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权威组织提出碘摄入量应当使尿碘中位数(MUI)控制在?μg/L,甲状腺肿患病率控制在5%以下。一般来说,沿海地区居民从饮食中可以补充足够的碘,离海较远的内陆地区有缺碘现象。沿海地区居民在食用碘盐后,不应再过量食用海带等含碘高的海产品。
10项关于预防癌症的专家建议1.身体肥胖度:在正常的体重范围内应尽可能得瘦。成人平均体重指数(BMI),即人的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应保持在21?24(健康体重:18.5≤BMI<24)。
2.身体活动:应将身体活动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建议从每天至少30分钟逐渐过渡到每天至少60分钟或以上的中度身体活动或30分钟以上的重度身体活动,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用电脑等久坐行为。
3.促进体重增加的食物和饮料:应限制高能量密度食物的摄入,避免或限制含糖饮料,尽量少吃快餐。
4.植物性食物:应主要吃植物来源的食物。建议每日至少吃g不同种类的非淀粉蔬菜和水果。
5.动物性食物:应限制肉的摄入,每周应少于g。
6.含酒精的饮料:如果饮酒,男性应每天不超过20?30g酒精,女性应每天不超过10?15g酒精。儿童和孕妇不应饮酒。
7.保存、加工、制作:避免或尽量少食腌制或咸的食物,不用盐保存食物,限制含盐的加工食品。每日盐摄入量应低于6g,不吃发霉的谷类或豆类食品。
8.膳食补充剂:通过膳食本身满足营养需要,不推荐用膳食补充剂来预防癌症。
9.母乳喂养:应至少完全母乳喂养6个月,之后如有可能仍建议在添加辅食的同时进行母乳喂养。
10.癌症幸存者:所有癌症幸存者应遵循癌症预防的建议,如有可能应接受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提供的营养指导,遵循关于膳食、健康体重和身体活动的建议。
本文由小编摘选自孔令泉等主编的《关爱甲状腺健康——远离甲状腺癌》一书。内容略有调整。
《关爱甲状腺健康——远离甲状腺癌》是由作者收集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长期的临床工作经验编写而成,旨在普及有关甲状腺良性疾病及甲状腺癌的预防和诊疗知识。全书内容全面、系统,对有关甲状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甲状腺相关良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癌的预防、临床症状、常用检查方法、最新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康复期间患者的随访计划及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方便读者理解和掌握。
该书可作为甲状腺疾病患者及家属的参考读物,对临床医师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