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花的药用价值研究现况

摘要:金莲花为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金莲花的干燥花,其药用成分包含黄酮类、有机酸类及生物碱等,其中以黄酮类为主要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包括抑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本文对近年内金莲花的临床研究及药用活性成分实验研究进行归纳,为其药物开发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金莲花(TrolliusChinensisBunge)作为中国的传统中药材,为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金莲花的干燥花,其在现代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已颇有成效。研究者们确定了金莲花的成分包含黄酮类、有机酸类及生物碱等,其中以黄酮类为主要活性成分[1]。目前已知金莲花的药理作用包括抑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具有愈伤、止血、清热、解毒、燥脓等功效[2,3]。目前临床中多见医务人员将其用于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和支气管炎等疾病治疗,并通过研究人员的基础研究发现了一部分金莲花的作用机制。本文对近年的金莲花药用价值研究进行综述。

金莲花的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近年来,金莲花已被临床逐渐肯定,通过被制成多种剂型应用于临床,包括金莲花冲剂、金莲花颗粒剂、金莲花片、金莲花滴丸、金莲花袋泡剂以及复方金莲花制剂等[4]。

1对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治疗一般为急性发作的炎症反应,原因为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诱发多种病毒或细菌侵入机体引起鼻塞、流涕、咳嗽等临床症状,苏立芬等人[5]收集了8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分为金莲花颗粒组合感冒清胶囊组,对比咳嗽、咽痛、鼻塞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后,得到结论为金莲花颗粒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作用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有关。茅慧萍[6]对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了相似的研究,认为金莲花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显著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长,同时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李海岳[7]在收集到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研究中,也证实了金莲花颗粒联合利巴韦林口服制剂时,TNF-α、CRP、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得到更明显的下降。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类型,郑兆晔等人[8]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将急性扁桃体炎患者按3:1比例分为金莲花软胶囊组与冬凌草胶囊对照组,评价用药七天后的疾病综合疗效、单项症状疗效、咽痛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通过总有效率、愈显率对比得到金莲花软胶囊对急性扁桃体炎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的结果。甄会等人[9]建立多中心的RCT试验,将例符合标准的急性咽炎患者按3:1随机分为冬凌草胶囊+金莲花软胶囊试验组和冬凌草胶囊+安慰剂对照组,对比得出试验组治疗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时,试验组的疾病综合疗效、咽痛/吞咽痛、咽粘膜/悬雍垂红肿、咽干灼热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中医将鼻-鼻窦炎(CRS)归于“慢鼻渊”的范畴,认为其与湿热虚火、邪毒相关,而金莲花主成分黄酮类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故江燕等人[10]通过将萃取的金莲花液对CRS患者术后雾化给药的方法,观察金莲花液对CRS患者术腔粘膜中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IL-5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药一个月和三个月时,金莲花液对CRS患者术腔的抗炎作用均十分明显。

2对手足口病的作用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临床中一般采用抗病毒和抗菌治疗,但改善效果并不很理想,孙亮等人[11]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建立金莲花颗粒联合常规治疗的研究组,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评价退疹时间、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食欲改善时间后,认为常规治疗联合金莲花颗粒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但黄媚[12]的研究则相反,在收集了例手足口病患儿,平均分为金莲花颗粒组和抗病毒口服液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长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后,得到了抗病毒口服液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金莲花颗粒组的结果。

3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作用

陈学琴等人[13]收集了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例,以氯己定漱口液含漱+复合维生素B口服作为对照组,观察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金莲花胶囊口服+康复新液含漱的效果,结果为金莲花胶囊联合康复新液对缩短溃疡愈合和饮食恢复时间均有良好的作用,但该研究不能判断单独使用金莲花胶囊后的临床效果。同年,姜珍文等人[14]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对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了金莲花胶囊+康复新液组与单用康复新液组的对比试验,结果发现,联合组的溃疡持续时间更短、疼痛指数更低、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代冬梅等人[15]通过对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金莲花胶囊+醋酸地塞米松贴片试验组和醋酸地塞米松贴片对照组的RCT试验,也比较得到联合使用金莲花胶囊可以提高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复发率。

4对牙周炎的作用

牙周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两种,大多由于牙垢、菌斑、食物嵌塞及不良修复体等引起。牟婧[16]对例牙周病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金莲花口服液联合头孢拉定胶囊后,与单用头孢拉定胶囊组的疗效差异,通过评价菌斑指数、探针出血、牙龈指数及探针深度四项指标后,得到金莲花口服液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结果。赵彩霞[17]通过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奥硝唑组和奥硝唑+金莲花口服液组,对比一周后的牙龈出血、牙周菌斑指数情况,证明金莲花口服液联合组的抑菌效果更优。

金莲花的药用活性成分研究1金莲花的抗炎作用

AraujoVO等人[18]用不同浓度的金莲花提取物,分别对小鼠、大鼠、家兔90天灌胃给药,从毒理学角度评价了金莲花提取物对实验动物的体重、肝、肾、脾无重量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对血清学指标、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证明了其安全性。刘平等人[19]建立家兔细菌内毒素发热模型,利用金莲花总黄酮灌胃给药,阿司匹林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测血清炎性指标,得到金莲花总黄酮明显的解热作用及对致热因子TNF-α,IL-1β和PGE2等的抑制作用。彭玉帅等人[20]分离提取了金莲花中的藜芦酸葡萄糖酯,利用波谱法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并通过体外实验证明了该成分对脂多糖诱导的RAW.7细胞的抗炎抑菌作用。刘辰等人[21]也通过人肠内菌转化模型和脂多糖诱导的RAW.7细胞模型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并明确了金莲花总黄酮及其肠内菌转化的产物均具有对RAW.7模型的抗炎活性。叶晓燕等人[22]利用PM2.5对人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染毒,建立肺急性损伤的细胞模型,通过不同浓度的金莲花总黄酮进行干预细胞及其上清液,通过测定上清液、细胞中的IL-1β、IL-6、IL-8、TNF-α,和细胞内SOD、GSH、MDA,证明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对PM2.5诱导的BEAS-2B细胞具有一定的抑炎、抗氧化作用。

LiangJW等人[23,24]为了阐明金莲花的抗炎机理,建立由药效团匹配、富集分析和分子对接三个模块组成的药理学复合靶点网络,将白细胞介素IL12B、IL1A和IL13,血小板碱性蛋白、免疫球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等研究因素作为网络节点,证实了金莲花中有20种成分蛋白质靶标或生物通路具有联合作用,金莲花的抗炎活性可能与激活B细胞和T细胞相关,而肿瘤坏死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NF-κB和PI3K-Akt信号通路是该生物学过程的关键,该模拟方法为深入揭示金莲花碱抗菌活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能作为体内外实验的前期假设或基础。

依据特应性皮炎的皮肤屏障功能改变、伴随炎症的典型特征,TundeJurca等人[25]选择出金莲花和丹参提取物组成的植物复合体最佳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比例(1:2),对LSP致炎的真皮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抗炎效果评价,研究者先复合物加入BJ细胞24小时,后使用LSP染毒24小时,通过测定IL-31、IL-33、IL-6、TNF-α、STAT3和NF-κB的表达水平,证明了金莲花和丹参提取物的植物复合体在最适比例下,对LSP致炎的BJ细胞具有一定抗炎作用。

2金莲花的抗氧化作用

屈海琪等人[26]建立了D-半乳糖致衰老的小鼠模型,通过金莲花中的荭草苷和牡荆苷的不同浓度灌胃后干预,证明了荭草苷和牡荆苷均有保护衰老小鼠模型组织细胞膜转运的能力,两者不同浓度时的抗氧化作用存在差异。刘涛等人[27]使用不同浓度的阿尔泰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干预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的大鼠模型,以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通过检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活性及丙二醛、一氧化氮、TNF-α、IL-1β、IL-6的含量等指标,证实金莲花总黄酮提取物的不同浓度组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其课题组进一步研究了阿尔泰金莲花浸膏粉对PM2.5所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也有一定抗炎抗氧化作用[28],以及相比较急支糖浆、乙酰水杨酸片而言,同等止咳、祛痰、解热效应的作用[29]。滕亮等人[30,31]测得阿尔泰金莲花中提取得到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I)、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II)、荭草素(III),并验证了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金莲花中富含叶黄素和金莲花黄质两种天然黄色素,贺泽明等人[32]通过提取金莲花黄色素,使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羟自由基法评价了其具有抗氧化的活性。ValsalamS[33]等人研制了金莲花叶提取物-银纳米颗粒,确定其抗氧化能力,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证明了从金莲花中合成的AgNPs可以还原剂的身份发挥抗细菌、抗真菌、抗氧化和抗癌等作用,可作为治疗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和其他健康相关疾病的主要药物。

3金莲花的抗病毒作用

刘晓丽等人[34]在前期对金莲花粗提物能保护H1N1感染MDCK细胞的基础上,建立了H1N1病毒感染小鼠模型,使用不同浓度的金莲花粗提物灌胃后,检测药物干预对模型体重百分数、白细胞计数、肺通气指数等的影响,实验证明药物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抗H1N1病毒的能力,也能明显改善病毒引起的肺充血病症。梁羽茜等人[35]采用金莲花提取物灌胃证实了金莲花粗提物能改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食欲,又使用不同的提取方法获得不同浓度的金莲花汤提取物,对接种了小鼠H1N1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具有降低病毒感染率作用,同时对小鼠巨噬细胞Raw.7细胞增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有90%以上经由呼吸道病毒引起,引发疾病的病毒种类很多且病毒可通过抗原漂移或抗原切换发生变异或抗药性。LiuY等人[36]通过体外马丁达比犬的肾脏(MDCK)和人上皮II型(Hep-2)细胞株,以达菲、利巴韦林、连花清瘟为活性对照,检测了TFTLR对中国北方流行的4种H1N1、1种H3N2和4种其他亚型病毒的体外抗病毒作用,发现TFTLR可抑制H1N1亚型(A/FMI/1/47、A/PuertoRico/8/H1N1、AI/TianjinJinnan/15/9、A/Brisbane/59/7)和H3N2Brisbane/10/9株诱导的MDCK细胞损伤;但对副流感病毒I型、单纯疱疹病毒I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柯萨奇B组病毒4型均无作用。

雷慧等人[37]通过对金莲花叶绿体基因组中筛选的49条蛋白质彪马序列进行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证实了金莲花属于高等双子叶植物,真核酵母菌更易作为其宿主,对金莲花的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明月等人[38]利用分子对接软件,去除蛋白晶体结构中的相关配体,并对蛋白进行前处理,得到用于对接的洁净蛋白结构,对金莲花总黄酮中主要成分牡荆素、荭草素、牡荆素2”-O-β-L-半乳糖苷、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藜芦酸、金莲花碱的三维分子结构进行能量优化并检测,结果发现这些成分(除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均可通过影响TLR3/4/7介导的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可能作为其抗病毒和抗炎的潜在靶点,牡荆素、荭草素、牡荆素2”-O-β-L-半乳糖苷、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均可与病毒复制中起关键作用的NA结合,抑制其活性。

新冠病毒-nCoV的蛋白水解酶(-nCoVMpro)可以将病毒翻译出的多聚蛋白体切割成功能蛋白,赓迪[39]利用分子对接技术,以-nCoVMpro为靶点,对金莲花汤中的27种主要成分进行了虚拟筛选,以原配体N3为对照,分别对比不同成分与Mpro活性位点的对接情况,除了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大多数黄酮类成分抑制Mpro蛋白活性的潜力最大,有机酸类和生物碱类成分与靶点亲和力相对较弱,证明金莲花汤具有Mpro蛋白结合活性,具有抗-nCoV潜力。

4金莲花的神经系统作用

MeloAC等人[40]建立Wistar雄性大鼠高架迷宫和洞板行为模型,通过金莲花水乙醇提取物灌胃给药,以地西泮组作为对照,得到了不同浓度的金莲花水乙醇提取物对大鼠均具有抗焦虑样中枢作用。

5金莲花的抗肿瘤作用

宋家乐[41]利用金莲花总黄酮乙醇提取物,采用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诱导人HT-29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细胞的亚G1期作用最显著,采用RT-PCR法测定到金莲花总黄酮乙醇提取物可下调COX-2基因的表达抑制HT细胞的增殖。房涛等人[42]使用金莲花总黄酮作用于甲状腺乳头癌K1细胞,发现同一时间内,其对K1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升高,同一浓度的金莲花总黄酮的癌细胞抑制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并通过Westernblot及QPCR得到金莲花总黄酮对K1细胞中高表达三叶因子TFF3蛋白的升高及mRNA水平的降低作用。其课题组进一步证明了高表达三叶因子的K1细胞在金莲花总黄酮的作用下,其Bcl-2、ERK、p-ERK蛋白水平显著增高[43]。AnF等人[44]对金莲花提取物荭草苷和牡荆素的抗癌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两提取物对对数生长期的食管癌EC-细胞生长和凋亡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小结

近几年的大量研究均体现了金莲花在抑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方面的作用。研究者们从临床治疗、动物模型实验、细胞实验、计算机模型等多方面出发,论证了金莲花的药用价值,努力探索金莲花提取物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金莲花更有效的应用于人类疾病提供了大量实验依据。国外的相关研究较少,且临床研究中缺少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和金莲花对所目标疾病是否具有预防作用的相关研究。故在今后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还需研究者继续对金莲花展开更加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德利,方明月,王青青,等.金莲花不同花部提取物的抗炎活性[J].中国现代中药,,20(7):-.

[2]顾文丽.中药金莲花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8(89):38-39.

[3]张卫平.金莲花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医疗装备,,29(22):-.

[4]曹欣欣,王书华.金莲花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神经药理学报,,4(4):59-64.

[5]苏立芬,蔡龙旭,汪金林.金莲花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研究[J].海峡药学,,31(7):-.

[6]茅慧萍.金莲花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新中医,,48(9):-.

[7]李海岳.金莲花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标记物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33(7):21-24.

[8]郑兆晔,王慧琴,胡防言,等.金莲花软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外感风热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42(6):-.

[9]甄会,郑兆晔,邹婷,等.金莲花软胶囊治疗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多中心临床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0,43(5):-.

[10]江燕,王辉,左文涛,等.雾化吸入金莲花液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腔黏膜中炎性细胞及白细胞介素-5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9(2):-.

[11]孙亮,项燕.金莲花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新中医,,48(4):-.

[12]黄媚.为手足口病患儿用金莲花颗粒与抗病毒口服液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17(8):-.

[13]陈学琴,黄尘瑶.金莲花胶囊联合康复新口服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J].新中医,,48(9):-.

[14]姜珍文,姜集成,陈英姿.金莲花胶囊联合康复新口服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J].新中医,,48(11):-.

[15]代冬梅.金莲花胶囊联合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疗效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0,26(7):73.

[16]牟婧.金莲花口服液联合头孢拉定胶囊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34(4):-.

[17]赵彩霞.金莲花口服液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49(9):31-33.

[18]  AraujoVO,AndreottiCEL,ReisMP,etal.90-dayoraltoxicityassessmentoftropaeolummajusl.Inrodentsandlagomorphs[J].JMedFood,,21(8):-.

[19]刘平,胡楠,陈光晖,等.金莲花总黄酮解热作用及对TNF-α、IL-1β和PGE2含量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7):-.

[20]彭玉帅,刘莉嘉,赵灿,等.金莲花中首次分离的一个酚酸类化合物及其抗炎和抑菌活性[J].中华中医药学刊,,33(6):-.

[21]刘辰,刘莉嘉,赵灿,等.金莲花总提取物人肠内菌转化前后的抗炎活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34(3):-.

[22]叶晓燕,齐鑫鑫,张石蕾,等.阿尔泰金莲花总黄酮对PM2.5致人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急性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0,34(3):-.

[23]  LiangJW,WangMY,OlounfehKM,etal.Networkpharmacology-basedidentifcationofpotentialtargetsofthefloweroftrolliuschinensisbungeactingonanti-inflammatoryeffectss[J].SciRep,,9(1):8.

[24]  梁经纬,孙琦,赵楠,等.金莲花碱的潜在作用靶标预测及分子对接研究[J].河北医药,,33(7):-.

[25]TundeJurca,IoanaBaldea,GabrielaAdrianaFilip,etal.Aphyto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oric.com/yjyzz/12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