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胸膜摩擦音听诊的时相特点为
A.吸气初期B.吸气末期C.吸气中期D.呼吸两相E.呼气期
2.[单选题]男性,40岁。胃溃疡病史10年,1小时前进食后突发剧烈上腹痛,持续性加重,并迅速波及全腹。查体示BP80/55mmHg,HR次/分,体温38.8℃,板状腹,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肝浊音界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复合性溃疡B.促胃液素瘤C.溃疡穿孔D.溃疡癌变E.胃黏膜脱垂
3.[单选题]下列体征不应出现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中的是
A.交替脉B.心底部与心前区心房搏动音C.间可闻及响亮清晰的"大炮音"D.第一心音强弱不等E.心率慢而规则,35~50次/分
4.[单选题]医患关系遵循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是()
A.医患互助关系B.医患监督关系C.医患平等关系D.医患友爱关系E.医患团结关系
5.[单选题]为了减轻或延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常首选
A.甲苯磺丁脲B.格列喹酮C.格列本脲D.氯磺丙脲E.格列齐特
6.[单选题]关于特发性门脉高压,以下哪项说明不正确()
A.系指肝窦前性门静脉压力增高B.临床以脾大、贫血及出血为主C.与门静脉纤维变性有关D.由于肝细胞再生形成假小叶压迫肝窦所造成E.治疗应首先选择分流术
7.[单选题]传染病流行过程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B.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作用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病原体、人体和它所处的环境E.病原体、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8.[单选题]患者女性,25岁,心悸,气促。反复咯血10年。体检:梨形心影,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有开瓣音,宜采用
A.二尖瓣成形术B.垂体后叶素止血C.二尖瓣置换术D.洋地黄E.利尿剂
9.[单选题]支气管扩张症常见的最有意义的体征是()
A.消瘦B.固定性湿啰音C.端坐呼吸D.贫血貌E.局限性哮鸣音
10.[单选题]女性。着凉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该患者查体可能出现的体征有
A.下腹压痛B.上腹正中压痛C.右上腹压痛D.左上腹压痛E.脐周压痛
1.正确答案:D
解析:胸膜摩擦音吸气和呼气均可听到,以吸气末呼气初最清楚。
2.正确答案:C
解析:患者有胃溃疡病史,因进食后出现上腹剧痛,呈持续加重波及全腹,且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及体温升高,板状腹,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等腹膜炎的表现,考虑该患者为溃疡穿孔并发腹膜炎。
3.正确答案:A
解析:交替脉是节律正常而一强一弱交替改变的脉搏。这是由于心肌受损,心室收缩强弱交替所引起,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病人。
4.正确答案:C
5.正确答案:E
解析:2.格列喹酮的代谢产物由胆汁排入肠道,很少经过肾排泄,所以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病人常首选;格列齐特可增加血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血小板的过高黏附性和聚集性,有利于减轻或延缓糖尿病病人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6.正确答案:D
7.正确答案:C
8.正确答案:A
解析:本例患者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有肺动脉高压。患者反复咯血表明由于二尖瓣狭窄致使左心房压力增高,肺静脉压增高导致支气管黏膜下的支气管静脉淤血、扩张、破裂出血。所以采用的治疗措施必须要能尽快降低肺静脉压。洋地黄、利尿剂、垂体后叶素等都不能达到此目的。二尖瓣置换术是一种根治的手段,但患者尚年轻,从体征上分析其二尖瓣瓣叶尚有弹性(因为听诊有开瓣音),所以可先考虑行二尖瓣成形术以降低左心房及肺静脉压力,解除咯血症状。目前介入性的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可作为首选。
9.正确答案:B
10.正确答案:A
解析:患者为膀胱炎,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及下腹部疼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