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甲子只有海,
待渡山、麒麟山去过吗?
作者:李永科
甲子视频
甲子镇是一个古老、发展较早的粤东古镇,原称甲子门,因港口有大石壁立排列如门,与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字相符,故称甲子。甲子镇地处陆丰市南部,东隔瀛江与甲东镇相望,北与揭阳市惠来县交界,西与甲西镇相接,南临南海。
年2月28日,请出生在陆丰县甲子的许伟争老师带队,与其爱人、施老师、张老师、谢涛老师、秋月老师(包括嘉恩)、刘鹏老师、刘湘老师、李永科老师一起前往。先在甲子游待度山,那里有陆丰八景之“甲子吞潮”;体验甲子鱼丸之香;游西峰古寺;……。再驱车前往20里以外的麒麟山,看看“风摇石”。
“甲石吞潮”待渡山
传说女娲炼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余一块未用。这块石头最终落在曹雪芹手中,成就了有世界影响的四大经典名著《红楼梦》,即《石头记》。
陆丰,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尾市东南部碣石湾畔;陆丰,山上、海里遍布巨石,因此得名碣(皆)石。
在陆丰,有个“待渡山”。连接大海之处有六十颗礁石,以天干地支之首命名之“甲子门”。“甲子门”依山傍水,潮涨期到,海水如千军万马涌入,涌潮奔浪,至此平舒,蔚为壮观,大有礁石吞潮之感,形成陆丰八景之“甲子吞潮”。
甲子门是宋端宗逃难经途,又是林文烈和郑复翁率众抗元之处。椐《陆丰县志》记载:“郑复翁,甲子港人。宋端宗至甲子时,元兵追至,复翁椎牛誓众,率义兵攻袭之,夺其兵船多艘,遂任之为前峰扈从。至崖门,遇巨风,舟覆而死,赐谥义烈。
“甲子吞潮”,其实是“甲石吞潮”。甲子门旁边的“待渡山”,小树,枝繁叶茂;树木,幽径交错;山头,怪石林立。几百年来,文人墨客,览胜怀古;朋友恋人,欢会抒情。山不在高,有仙则鸣。相传南宋景炎元年(年),宋都临安失陷,元军追迫,赵罡及其弟两帝在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从福洲沿海逃至甲子,驻扎此山,意欲东进与文天祥会师,以图东山再起,故此山得名“待渡山”。他们得到甲子进士邑人范良臣进食劳军,赐之为右仆射,渔民郑复翁率众勤王,被封为都统;二帝惊魂稍定,胆量大增,故待渡山又名“大胆山”。现山上还有“进食亭”的遗迹。为明代万历年间参将张万纪、守备胡文恒驻甲子时兴建。进食亭又名帝子亭,为仿木结构,面积约20平方米,内塑有陆秀夫、范良臣为宋帝进食石像,并刻有“君恩如海”四个字。进食亭下还建有一处“将军宿”,是为告慰郑复翁忠心报国的在天之灵而建的。
待度山山顶矗立着“甲秀楼”古塔。据说甲秀楼建于清嘉庆十年(年)。为两层泥塔,高15米,呈六角形,似葫芦盖顶,塔尖直指蓝天,造形独持,十分壮观。楼旁立有15米高的标杆,为甲子港的台风警报信号。甲秀楼门口有一对联,曰:“书云大手笔;镇海小神山”体现了甲秀楼与待度山伟岸高拔,威镇海隅之势。梅湾边有一个巨石,酷似飞鹰,称之为“雄鹰石”。在雄鹰石旁边又有一石像跃鲤,称之为“鹰哥啄鲤”。
站在待渡山头面海远眺,甲子港北与嬴江和鳌江相连,西南面群山连绵的海甲岭延伸至右侧沙滩,东南面的麒麟山,成为港口的天然屏障。甲子港全长米,宽处约米,窄处约米,状如马鞍形。主航道深4米左右,涨潮时达5米,港底平坦,泥沙质。年在港口西侧筑起了拦沙坝,消除了淤积的泥沙,吨以下的船泊可自由进出。年开始正式与香港通航,年吞吐量达8万吨。港外渔场广阔,盛产鲨鱼、马鲢、鲳鱼、鳗鱼、沙丁鱼、大虾、鱿鱼、池泽鱼等,是省内的主要渔场之一。待渡山下西北边海湾的对岸麒麟山,乃是海军驻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甲子港也是天然军港。
甲子天后宫
在甲子东宫社区,有座天后庙,还有妈祖神像。天后,原名林默,北宋建隆元年农历三月廿三日,生于福建莆田嵋州屿。其父林愿,官至都巡检,母王氏。因林默小时从不哭啼,故取名为“默”,长大后又叫“默娘”。因其生在海边,默娘水性良好,常在海上救助遇难的客商、渔民;又知天象,她的天气预报十报九准;犹懂医药,为人看病治疗;此外,她还识占卜之术,预知祸福。虽说是年轻姑娘,但却无所不能,乡亲们都有十分信服爱戴她,称她是“神女”、“龙女”。到了二十八岁,有一次,她在海上救人,不幸身亡。乡亲们悲痛不已!后来,渔人经常看见默娘身着朱衣乘云游于岛屿之间,便编出许多有关她飞升成仙的故事,并在莆田修建祠堂纪念,每次祈福必有灵应。自此后,天后就成为沿海地区共同祭祀的海神。甲子天后宫,位于广东陆丰市甲子镇渔港海滨,原名顺济宫,起源于南宋。清乾隆四十四年(年)重建,形成现在格局规模。尔后,道光九年(年)、光绪二十二年(年)先后修葺。20世纪50年代被水产部门占用为仓库。年落实政策,成立天后宫修复理事会,落架重建。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后宫建筑平面为封闭式三进院落四合院布局,木石结构,抬梁式,硬山顶。前殿即山门,殿内为该宫唯一的大院落,左右环以廊庞,上方为乐台,台之后为献殿(即中殿),因与正殿间距离较短,故在献殿和正殿之间复设一拜亭(俗称天街亭),既拓展献殿的空间,又增强正殿的庄严肃穆氛围。拜亭两旁为粤东传统的龙虎井,用以采光、泻水和排除烟雾。三座殿堂之柱、墙均饰青石精雕,屋架均雕梁画栋,屋顶正脊饰二龙戏珠,垂脊饰贴瓷、彩塑图案。整座建筑物布满精巧华丽的装饰艺术作品。
甲子城隍庙
甲子镇城内有一座庄严的城隍庙,里面陈列着城隍老爷、查簿老爷、马草君的神像。座落在伟争家隔壁,现在有许多老奶奶管理。她们与伟争很熟,对我们很热情。
传说在清朝乾隆十二年,甲子镇帆铺社车厝姑嫂二人来拜城隍老爷。其嫂看见城隍老爷生得相貌堂堂,就对小姑说:“亚姑,你就嫁给城隍老爷吧?”小姑羞得满脸通红,不好意思说:“我这里的花篮抛上去,如挂得着,就好!”说着把花篮抛上去,果然挂在城隍老爷手上。不久,姑嫂就回家了。刚到家门口,小姑跌倒不醒人事,请医服药无效,结果一命哀哉。据说在她死的当晚,忽听有一阵锣鼓声,吹吹打打。全家听后觉得奇怪,就问媳妇,媳妇说出当时情况。车家便把嫁装送给城隍老爷,并有城隍奶金身。管庙老人每天要放一个浴桶,给城隍奶洗澡。有一天,他听见浴桶里有洗浴的声音,便掀开一看,原来是一条蛇.在桶里游动,从此管庙的人就不敢再掀开了。这便是城隍老爷娶城隍奶的传说。
城隍庙,城,指城郭,隍,护城之河沟,有水称池,无水称隍。城隍,原指城郭沟池。古人认为凡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皆有神在。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里人的安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守护神,称为城隍爷、城隍老爷。道教把城隍纳入自己的体系,称他是剪除元凶、护国安邦之神,并管领阴间亡魂。后城隍之祀受时代潮流影响,又渐渐加重职事,诸如祈雨、求晴、招福、穰灾等。无形中兼管地方冥籍,赏善罚恶,为冥府派驻阳间之地方冥吏。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在土地庙出生,所以他对土地庙及土地的上级城隍庙极为推崇。他下旨封京城和几个大城市的城隍神为王,职位正一品。而府、州、县城隍神则为公、侯、伯,且重建各地城隍庙,提高规格,要与当地官署衙门款式等同,并按级别配制冕旒衮服。这样,各地政府便有了阴阳两个衙门。甲子有城隍庙,甲子人拜城隍,这说明这里的人心还是很善良的,而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甲子公园
许伟争家的产品
西峰古寺
西峰古寺,是甲子八景之一,位于甲子镇西门街,背靠青螺岗。始于南宋末年,元代曾一度衰落。明洪武年间,提学魏校将该寺改为西峰书院,尔后历经多次维修,现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修。平面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抬梁式梁架结构,建筑有山门、前殿、内院、正殿及左右配殿等,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布局严谨,层次分明而显得秀丽。屋顶坡度平缓,柱身较高且用鼓磴作柱础,是陆丰较古老的丛林寺观之一。建国后为甲子镇中心小学使用,现除放生池、龟山等附属建筑已毁外,余皆保存完好。
刘氏宗祠
甲子镇刘氏宗祠享德堂,坐落在甲子镇两城西门街,共前后三座,坐北向南,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前二座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年)距今约五百年。(见附图2)后座三间建于康熙五十四年。(年、见附图3)年7月2日兴工至年12月初竣工,历时四年多,整座祠堂重新修缮一新,金碧辉煌。其建筑特色体现潮汕地区民族传统的艺术风格,精美绝伦。殿顶飞檐纵横,宇脊勾连,彩色陶瓷琉璃公仔塑像交相辉映、栩栩如生。祠堂内有大理石浮雕、镀金字匾额、楹联、金漆木雕等艺术精品,是粤东地区乃至广东历史悠久、文化艺术底蕴最丰厚、最为亮丽的大祠堂。
享德堂始祖名福,字纯良,号南湖。原籍福建省福清县海上里(今平潭县)六、七都小溪人氏,南宋名将刘子羽嫡派后裔。明洪武大治之初(年)从军潮州卫,后迁程乡县(梅县)继迁甲子所开创基业。(见附图1)今裔孙已传至第二十四世,近三万余人,是甲子镇一望族大姓。
明清以来,享德堂人才辈出,太学生层出不穷,清代第十四世祖刘毓磻,任重庆知府,乾隆皇帝钦赐的顶戴花翎御匾,悬挂在享德堂正堂上。二十世祖刘友仁,中共早期革命烈士。一九二五年参加彭湃同志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陆丰苏维埃政权委员、农协会执委、东南区特派员兼总指挥。大革命时期享德堂是海陆丰农民运动的活动场所,接待过南昌起义南撤部队领导人周恩来、叶挺、刘伯承、徐向前等,并由赤卫队护送他们过香港和其他地方继续从事革命。清代民族英雄刘永福,当代原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以及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沈鹏等名人都在享德堂留有金匾墨宝。
麒麟山上“风摇石”
许伟争老师建议我们去他的故乡陆丰。他还推荐了有名的麒麟山。开车从甲子出发,一路向东南,途经甲东大桥,穿过清仔墟,绕过几个村落,走上一段长长的乡间公路,路旁木麻黄一排排退向后方,两旁原野开阔,矮灌木丛时隐时现,公路笔直伸向远方,天空一碧如洗,云朵飘过,不着痕迹。车缓缓上坡,猛然一处拐弯,一块巨石以摇摇欲坠之势浮现眼前,麒麟山已经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麒麟山,民间传说麒麟出没此处因此叫麒麟山。位于陆丰市甲东镇半岛南端,座落于瀛江东岸。该景区濒临大海,依山面海,山海同览,风景独特,山脉蜿蜒六七公里,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海防军事要塞。以麒麟山为主,象地山、通天山、狮地山四山呼应。海面上矗立着甲子屿、观音屿和小屿,岛屿与海岸仅千米相隔。三屿星罗与四山呼应,极具奇观。麒麟山高耸海岸,惊涛拍崖,横断东西。两侧是绵延数公里的平坦浅水沙滩,西北为水面面积2万平方米的淡水水库。该水库的水源为山泉水,无论旱季还是雨季,水库总是碧波涟涟,与蓝天相映成趣,湖面倒映白云,水质清洌甘甜、富含有益人体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有润肤养颜的功效。传说这是王母娘娘的瑶池,许多人从海里游泳后来碧池里泡澡,洗涤从海里带来的一身盐分后神清气爽踏上归途。
麒麟山雄踞海边,前面是茫茫南海,水中有两座小石山,一座像趴着的雄狮,对面是一条把头背拱出水面的鳄鱼,仿佛“狮子戏鳄鱼”。在爬山时遇到一种草,向导蔡金针老师说是紫花草,用处可大啦。全草入药,夏秋采挖,鲜用或阴干。据说紫花草能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主治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气管炎、扁桃体炎;治疗急性乳腺炎、淋巴结炎、尿道感染、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神经衰弱。蔡老师,你说的“紫花草”,最有可能是“蓝花琉璃繁缕”,是有毒植物。全草有毒,内服多量以后使消化系统特别是肠受刺激,并麻痹神经系统。多生于荒野滨海地区。据说有阳光时花才开放,乌云遮蔽和即将将降雨时会闭合;但即便在阳光普照的日子,也仅在早晨的8-9点才开放,在下午3点前闭合。叶子也总是面对阳光。因此又叫“牧羊人时钟”;你说可食用,还可药用,治感冒,流感,发热,肝胆疾病,肾病,癫痫,抑郁症,精神问题,水肿,眼疾,尿路结石,风湿,关节痛,皮肤感染,疣,疱疹,瘙痒,伤口,狗咬伤,癌症,等等。均缺乏科学证据,最重要的是它是毒草,也叫“毒繁缕”。千万别吃啦!
在山上,还瞧见一种草,蔡老师说叫海莲花,以前在红海湾见过,但不知道名字。蔡老师,我问了网友,它的学名叫草海桐(ScaevolasericeaForst.F.exVahl)也称为:羊角树、水草仔、细叶水草,是草海桐科多年生常绿亚灌木植物,是典型的滨海植物,它们总是喜欢倚在珊瑚礁岸或是与其他滨海植物聚生于海岸边,迎着大海生长,被人们形容为滨海的草根阶层。性喜高温、潮湿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盐性佳、抗强风、耐旱、耐寒,耐阴性稍差。抗污染及病虫危害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常见的海岸树种,常在海岸林前线丛生,也常和露兜、黄槿等树种混生。可作海岸防风林、行道树、庭园美化;可单植、列植、丛植。用途:海边防风、定砂、绿化、美化树种;园艺观赏用:可作为花坛、盆栽之观赏植物;食用:草海桐的嫩叶及多汁而美味的果实可供食用。4.药用:性味:根:甘、淡、平,有毒。效用:叶、树皮:治脚气病;全草:捣敷肿毒;叶:治扭伤,风湿关结痛。
通往海边的小路,有许多像松树的植物,据说叫木麻黄。木麻黄适合生活在海滩,成片种植可以防止风浪,故有“绿色长城”之称。
木麻黄,别名马毛树、短枝木麻黄、驳骨树。生长迅速,萌芽力强,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由于它的根系深广,具有耐干旱、抗风沙和耐盐碱的特性,因此成为热带海岸防风固砂的优良先锋树种,其木材坚重,但在南方易受虫蛀,且有变形、开裂等缺点,经防腐防虫处理后,可作枕木、船底板及建筑用材。它还是优良薪炭材;树皮含单宁11-18%,为栲胶原料和医药上收敛剂;枝叶药用,治疝气、阿米巴痢疾及慢性支气管炎;幼嫩枝叶可为牲畜饲料。树皮、叶(驳骨松):祛风除湿,发汗,利尿。
在麒麟山海边,我们看见了绿色的“海带”,叫海白菜,又叫石莼,海青菜、青苔菜、纶布,属常见的海藻。石莼性味甘咸寒,具有软坚散结、利水解毒等功效。味甘,性平,无毒。主治下水,利小便;治风秘不通,五膈气,小腹结气,可煮汤饮用。所以人用它来治疳疾。海白菜等含有一种褐藻胶和硒元素,可降低乳腺癌、冠心病、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家常吃法有二种。第一,石莼蛋汤原料:主料:鲜石莼克,鸡蛋2只。调料:精盐、味精、葱花、麻油。制法:将石莼去杂洗净切段。鸡蛋磕入碗内搅匀。锅内加水适量烧沸,加入石药烧沸,倒入鸡蛋成蛋花,烧至蛋花熟,加入精盐、味精、葱花调好味,淋入麻油出锅即成。按:此汤由软坚散结、清热祛痰、利水解毒的石莼与润肺利咽、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鸡蛋组成。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润肺利咽、软坚散结的功效。适用于咽喉痛、目赤、颈淋巴结肿、虚劳吐血、小便不利等病症。健康人食用能增强记忆力,乌发润肤,强身健体。脾胃虚寒者慎食用。第二,石莼盖浇面原料:主料:鲜石莼克,面条克。调料:精盐、味精、葱花、猪油。制法:将石莼去杂洗净切段,将面条入沸水锅内煮熟,捞出放入碗内。油锅烧热,下葱花煸香,投入石莼煸炒几下,加入适量水,精盐烧至入味,点入味精,用勺盛起浇在面条上即成。按:此面由石莼与厚肠益脾的面粉相配而成,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软坚散结、清热法痰、利水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喉炎、颈淋巴结肿,瘦瘤、小便不利、水肿等病症。
另外,颜色较深是海带,可直接吃。哈哈,我们挖了很多,可惜,忘记给你带一点回去……。
麒麟山,山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据查,山上明碉暗堡,备战工事随处可见,自五十年代以来一直是军事防区,有陆海空三军的部队长年驻守。三军种部队各据守一制高点,各设军事禁区,军事设施、任务、服装各不相同,几十名军人却分别隶属解放军三大兵种,给麒麟山蒙上神秘的色彩。随着改革开放和军事形势的变化,目前三军部队已经撤防,山上军营,地下兵库,防空洞、战壕等防御工事仍保持完好。
麒麟山,风景迷人,自然景观堪称得天独厚。登高山,过绿荫,走小径,攀奇崖,领略海岸山峦奇特生态;眺大海,观浪花,看沙滩,望礁山,如临画境,浏览沧海之博大。通天山,有古老的传说,幽静的环境;狮子山,犹如一雄狮守护着日夜喧嚣的大海。“孤峙栖百鹤”,在百亩的小岛上,丛林茂密,群鹤自由地栖息繁衍,是海鸟的天堂。“鸳鸯池”,银色柔软的沙滩,洁净的海水,镜平的海面,是理想的海泳场所。“天官遗帽石”,是一块千余吨的海蚀石,其形状酷似状元帽,是海浪亿万年来雕琢而成的佳作,其故事脍炙人口。“猫瞪鼠石”,造型逼真,趣味盎然。“船航叠石”,高四十余米,两块巨石相叠,但接触面积不足一个锅盖大小,随风摇动,并发出悦耳声响,故也叫“风摇石”。
麒麟山,最高峰处建有航标灯塔。据调查,该塔始建于50年代,塔灯为煤油灯,年经国际航标总局批准改为太阳能灯。白色圆柱体塔体,顶端是红色的塔灯,灯塔从50年代开始就静静伫立在山顶,一盏煤油灯燃烧着,为归航的船只指引方向,照亮每一个出海的渔民回家的路。另外,灯塔还曾肩负保家卫国的重责,谓为海上烽火台。这座甲子港的地理坐标,忠心不渝守望大海,日日夜夜守候安全返航的子民,直到煤油灯更换成太阳能灯,直到海枯石烂直到天荒地老。
沈从文到云南看“云”,我来麒麟山看“海”。抱膝坐在绵软的细沙之上,面对这精深博大的大海,人世间一切的人与事,都变得如此渺小虚无,人活一世,除了生死,别无大事。黄梅戏《女驸马》中,一对玉麒麟是爱情的见证,“生生死死不变心,清风明月作见证”,“麒麟成双人成对,并蒂花开万年红”,回首处,灯塔屹立麒麟山顶,照亮大海礁石,照亮看海的人,朴树的歌声再次响起: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这块石头好像个猪头
?蔡金针老师说,这是个铁矿石
?在陆丰陆兴吃牛肉火锅
白癜风的外用药如何治疗皮肤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