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一热,必然出错

《内分泌那些事儿》连载

作者

吴绮楠,第三军医大学一附院

经历

这是年我当住院总期间的一例会诊患者。病史如下:患者,老年女性,发现右侧颈部包块1周入院。入院1周前因颈部疼痛而发现右颈部一约“鸡蛋”大小的包块,但无局部无红肿发热,医院考虑颈部淋巴结炎,并经抗炎等治疗后,诉颈部疼痛缓解,但包块未明显缩小,体重无明显变化。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异常。查体颈软,右侧甲状腺Ⅲ度肿大,可扪及一直径约5cm大小包块,质中,无压痛,无震颤,活动度可,边界清楚,随吞咽上下活动,未闻及血管性杂音,颈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左侧甲状腺未扪及包块。甲状腺彩超示:1)甲状腺右叶混合性团块,性质待定;2)甲状腺左叶及峡部多个减弱回声。甲状腺功能七项:正常;血常规、肝、肾功基本正常;胸片:上纵膈增宽气管受压左移,建议CT检查除外占位;心电图:1)窦性心律;2)ST段轻度改变。甲状腺吸碘率:3h吸碘率测量值为2.2%,24h吸碘率测量值为1.1%,明显低于正常;甲状腺核素扫描结果提示:1)甲状腺两叶血供差,摄取99Tcm功能显著减低;2)包块显像提示“冷结节”,血供极差,未见异常高代谢灶,提示良性病变可能性大。

当时我当住院总2个月不到,医院牵头的《威廉姆斯内分泌学第11版》的翻译工作,看了几本内分泌科的著作,同时也在参加《内分泌科疑难病例讨论》的编写,在颇有心得的同时,踌躇满志又想当然地结合病史、查体及甲状腺功能、吸碘率等检查,如颈痛、结节、吸碘率减低、甲状腺功能正常,这就是亚甲炎的恢复期嘛。临床常见将亚甲炎的“假性结节”误诊为甲状腺结节,甚至行了手术治疗,这样的例子不少见,这次可被我诊断出来了,可以让患者免除手术之苦,想到这里心中不免还感到有点小得意。于是在会诊记录上写下了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建议给予强的松口服治疗。还给患者信誓旦旦地保证说没什么事,吃点药回家休养就可以了。

过了2周左右,我又收到了这个患者的会诊单,单子上写的是请会诊调整出院后用药,当时还觉得这普外科大概是没手术做了,连这个患者都不放过,于是通过病例检索系统再次查看该患者病历,这不看不知道,一看我自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经过大概如下:普外科主任查房后认为能经请我会诊的考虑亚急性甲状腺炎,但患者甲状腺包块为囊实性包块,暂不用激素药物治疗,在局麻下经超声介导行甲状腺包块穿剌术,抽出暗红色液体约40ml后包块明显缩小,甲状腺活检组织涂片结果提示未见癌细胞,主要为大量红细胞及少量炎细胞。在穿剌抽液后,右侧甲状腺包块又有增大。后在局麻下行右侧甲状腺包块切除术,将组织送冰冻切片,病理结果提示为“(右侧甲状腺)腺瘤伴出血囊性变”。也许,普外科发会诊单的目的就是给我一个机会认识我的错误。

体会

当然,痛定思痛,事后思考,我总结了几点教训:

整个诊疗过程中,过分的自信使我步入“迷途”,过于自信,也就意味着要犯错误了。这个结节已经大于1厘米,临床已经摸到肿块,就应该按照诊疗常规进行细针穿刺检查,因为即使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细针穿刺也是诊断的金标准。不按常规办事,往往就容易出错,这医院越是熟人看病越容易出错的原因之一。

对于下诊断的医生来说,疾病的诊断过程,永远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可能,即便是对诊断很有把握,也应该静下心来想想有没有不支持的地方,如果方向错误,后果往往很严重(这个你懂的)。在这一点上静心而论很重要,因为头脑一热,必然出错。

学无止境,不断纠错,在浩瀚的医学海洋面前,我们永远都是渺小的。

吴大方教授点评

“这个病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全面系统地分析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在临床中不能过于武断,即使自认为对诊断有把握,还是应该反复推敲,看看有没有不支持的地方,以免头脑发热,造成误诊。

《内分泌那些事儿》全国巡讲会于7月16日在广州首战告捷,「AME科研时间」近期将陆续推出会议相关报道,敬请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白癜风医院海口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oric.com/yjyzl/20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