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出现哪些症状提示要看内分泌科

SUMMER

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一起并称为人体最重要的两大调节系统,对人体的各脏器功能、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以及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紊乱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异常,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临床上的许多“疑难杂症”其实都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相关联。很多患者不太清楚内分泌科到底是看什么病的。

一般说来,当机体出现了以下症状时,应及时想到去内分泌代谢科就诊:

1)多尿、口干、多饮、体重下降、疲乏无力,提示可能患有“糖尿病”;

2)怕热、多汗、心悸、多食、消瘦、焦虑、失眠、大便次数增多、突眼、颈粗,提示可能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

3)成人畏寒怕冷、萎靡嗜睡、心跳过缓、腹胀纳差、反应迟钝、少言寡语、记忆力减退、颜面虚浮、皮肤干燥、唇厚舌大、声音嘶哑;儿童又矮又呆,往往提示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

4)甲状腺部位疼痛及触痛明显,同时伴有发热、心悸、出汗,血沉异常增快(≥50mm/小时),提示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

5)反复发作性足趾关节肿痛,同时伴有血尿酸增高,提示可能存在“痛风”;

6)不明原因的腰腿痛、驼背、身高比年轻时明显缩短、容易骨折,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

7、顽固的骨关节疼痛、频发的自发性骨折、反复发生尿路结石、食欲不振、腹胀便秘、高血钙,提示可能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

8、手足抽筋(有时表现为“癫痫样”发作)、四肢麻木刺痛、情绪亢奋焦躁、低血钙,尤其是曾有颈部手术或放疗病史者,提示可能存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

9、毛发脱落、肤色浅淡,食欲减退、乏力、浮肿、性欲减退、闭经,尤其是分娩时曾有大出血病史的女性,往往提示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10、食欲不振、腹泻、乏力、血压低、皮肤变黑、体重减轻,提示可能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11、满月脸、面色红润、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多毛、座疮、高血压,提示可能存在“皮质醇增多症”

12、持续性高血压,同时伴低血钾、乏力、夜尿多、周期性下肢肌无力,提示可能存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3、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剧烈头痛、心动过速、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提示可能是“嗜铬细胞瘤”;

14、烦渴、多饮、多尿、“尿比重”和“尿渗透压”降低,提示可能是“尿崩症”;

15、生长发育障碍,身高每年增长不足4cm的孩子,生长发育也较同龄人明显偏晚,但智力正常,往往提示“垂体性侏儒症”;

16、成年后手足继续增大,皮肤增厚,眉弓及颧骨突出、唇厚舌大、面相粗陋,伴头痛、乏力、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提示可能患“肢端肥大症”;

17、女性出现月经稀发或过早闭经、不明原因泌乳、不孕不育;男性乳房发育、阳痿及不育,提示“泌乳素瘤”;

18、没到发育年龄时就出现性发育。女孩8周岁以前乳房开始发育,10周岁前出现月经;男孩9周岁以前睾丸增大、阴茎变粗、出现阴毛、喉结突显、变声、长胡须等第二性征,提示“儿童性早熟”,相反,则提示“青春期性发育延迟”。

总之,内分泌代谢疾病常常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很容易误诊或漏诊。如果大家对这些疾病的典型特征(包括症状和体征)有所了解,就能及时察觉疾病的蛛丝马迹,及时就医,从而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往期热文推荐

1.探索|未来乡镇卫生院有哪几条路可走?

2.接种新冠疫苗疑问多,听听基层医生怎么说!

3.重磅!鼓励基层向康复护理转型

4.全国总动员!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基层医生做好这七个告知

5.多家村卫生室和诊所被处罚,竟然因为这些原因!

6.好消息!黄金时期来临,中医人员将迎来发展良机

7.给基层医生“开小灶”,职称评审更精准!

8.好消息!基层引进人才任务来了!

9.基层医生应熟知中药配方颗粒这20个最新信息

10.振兴乡村,乡镇卫生院面临机遇和挑战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3.原创授权请联系--或者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broric.com/yjyzz/12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